作者 | 《财经》记者 陈洪杰 实习生 唐敏安 编辑 | 袁满
农行计划在中期分红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164元(含税)的基础上,再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255元(含税)
在过去多年,银行股不太受市场的追捧,原因在于“不涨或涨得慢”。不过,到了2024年,银行板块持续飘红,国有大行更是表现突出。
数据显示,2024年农业银行A股、H股股价较上年末分别增长了55%和58%,涨幅均居可比同业首位。
股价与分红有密切的关系。2025年3月28日傍晚,在农业银行举行的2024年业绩发布会上,该行管理层称,在中期分红每10股普通股派发现金股利1.164元(含税)的基础上,再向全体股东每10股普通股派发现金股利1.255元(含税)。
估值的提升还得益于基本面的持续改善。农业银行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实现净利润2827亿元,同比增长4.8%。实现营业收入7106亿元,同比增长2.3%。不良贷款率1.30%,较上年末下降3BP(基点);关注类贷款率1.40%,较上年末下降2BP。逾期贷款率1.18%,逾期不良比90.98%。拨备覆盖率299.61%。
净利润同比增长4.8%
2024年,农业银行盈利增速年中在可比同业中率先由负转正,下半年继续逐季改善,实现净利润2827亿元,同比增长4.8%;实现营业收入7106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利息净收入5807亿元,同比增长1.6%。
从资产规模来看,农业银行总资产超过43万亿元,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较上年末增加2.29万亿元,县域贷款余额占境内贷款比重超过40%。全口径客户存款余额34.97万亿元,境内日均存款新增2.2万亿元,存款偏离度0.42%,日均增量可比同业最高、偏离度最低。
在农业银行行长王志恒看来,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资产结构的不断优化,促进了组合收益的改善。
二是强化量价平衡。在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同时,着力优化边际的资产定价,严格落实存款的自律机制要求,保持了净息差的降幅处在合理的水平。
三是深挖非息收入的潜力。在落实减费让利政策的大前提下,紧抓了消费升级的机遇,聚焦客户财富管理的需求。
“2024年我们实现手续费和佣金的净收入是756亿元,同比有所下降。但在一些重要的中收领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比如投行业务的收入增长了8.5%,信用卡业务的收入增长了3.8%,理财业务收入也实现了稳健增长,同时把握住了债市的投资机会。”王志恒称。
四是有效控制了风险成本,2024年银行的资产质量稳中改善,信用减值损失是1308亿元,同比小幅度降低了3.6%,贷款减值准备仍然超过9000亿元,风险评估能力依然维持在高位。
展望2025年,王志恒称,一是持续把握经济增长的机遇,例如乡村振兴,发展新的生产力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绿色低碳转型,提振消费等这些战略机遇,推动农业银行的高质量发展。农业银行个人贷款突破了9万亿元的大关;民营企业贷款在同业中率先突破了7万亿元的大关等。
二是持续加强管理,进一步强化量价协同,努力拓展利息净收入。农业银行将在保持生息资产总量合理增长的基础上,持续优化资产的结构,提升资产的边际收益。同时把握好存款自律机制实施的契机,进一步夯实存款发展的基础。通过加强量价两端的动态协同,努力保持净利息收入总体的稳定。
三是持续强化综合研判,努力稳固分析收入贡献,通过加强精细化管理和服务创新,提升中收业务的价值贡献。同时持续跟踪市场变化,灵活应对市场波动,持续挖掘其他非息收入的增长的空间和潜力。
四是持续强化风险管理,保持资产质量的整体稳定,进一步的统筹好发展和安全,持之以恒地加强风险管控,尤其是做好重点领域的风险防控,控制好风险成本,为盈利稳健增长和中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净息差仍承压
利息收入是商业银行营业收入的最大组成部分,就农业银行来看,2024年末占营业收入的81.7%。
净息差则反映了银行资产和负债业务的定价策略以及市场利率环境对银行利息收支的影响。截至2024年末,农业银行净息差1.42%,净利差1.27%,均较上年下降18BP。
“这主要是受到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调、存量住房贷款利率下调、市场利率下行等因素影响,生息资产收益率下降所导致的。”农业银行称。
不过,从趋势上来看,降幅出现了改善,农业银行全年净息差比上半年下降了3个基点。“这得益于农业银行主动对接整体变化和政策的调整,持续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强化定价开拓管理,实现资产和负债的量价协同发展。”农业银行董事会秘书刘清表示。
展望2025年,刘清称,从宏观层面来看,经济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但是外部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存在加深,国内需求不足,风险隐患较多等困难挑战仍然存在。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也面临一定的挑战,预计2025年银行业的净息差仍然是承压的趋势。
“在资产端,我们会继续做好量价值的平衡管理。进一步优化金融机构,提升了相对较高收益的资产的比重,同时也着力提升定价管理的有效性和精准性,实现总量和结构的协调,价格和风险的匹配。”刘清称,在负债端,通过数字化的经营,提升客户的分层分群的经营能力,努力地沉淀更多的低成本的资金,同时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机制的作用,着力优化存款的机制结构。
在组合上,刘清表示,农行应该加强资产负债双向组合的动态管理,综合运用数量和价格的工具,统筹安排好资产负债的审批和结构,确保流动性风险,技术风险和数据风险安全的基础上,努力提升总体的收益水平。
股价上涨超50%
2024年,国有银行的股票表现较为出色,农业银行最为突出。2024年农业银行A股、H股股价较上年末分别增长了55%和58%,涨幅均居可比同业首位。
Wind(万得)数据显示,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的A股分别录得约52.39%、45.24%和42.43%的涨幅。
除了国有大行稳健的基本面,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万亿元也缓解了市场对银行资产的担心。2024年11月8日,财政部部长蓝佛安称,从2024年开始,将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再加上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6万亿元债务限额,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万亿元。
“地方隐性债务中,大部分债权人是银行等金融机构。此次财政的支持,利好银行资产质量,政府平台不良暴露得以缓解。”有银行业人士称。
另外,A股上市银行2024年首度推出的中期分红被视作“催化剂”之一。2024年4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加大对分红优质公司的激励力度,多措并举推动提高股息率;增强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推动一年多次分红、预分红、春节前分红。
国有大行一向被视作高分红的代表。就农业银行来看,在中期分红每10股普通股派发现金股利1.164元(含税)的基础上,再向全体股东每10股普通股派发现金股利1.255元(含税)。
低估值、高股息成为银行股的特性。近两年,高股息策略受到持续关注,其中长端利率下行是推动高股息资产价格表现的重要因素。
Wind数据显示,对比A股其他板块,银行板块股息率在全市场名列前茅。据国盛证券金融团队计算,当前国有五大行加权平均股息率为4.66%,对比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利差为2.96%,对长期配置资金更有吸引力。这与银行股此前几年的上涨逻辑有所区别。
2025年3月6日,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表示,将发行首批特别国债5000亿元,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这对每股分红和净资产的摊薄较小,银行有望保持高分红的特征。银行股息仍具有吸引力,建议投资者择机配置股息较高且分红稳定的标的。”有分析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