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财经》记者 邹碧颖 编辑|王延春
中日两国政府持续就相关安全保障的技术细节展开协商。日本输华水产品企业应符合中国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管理等相关规定。暂停进口的水产品生产企业重新申请在华注册
6月29日,海关总署发布公告称,在持续开展针对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的长期国际监测和中方独立取样监测且结果未见异常,日本政府承诺保障输华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根据中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世界贸易组织《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有关原则,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中方决定有条件恢复日本部分地区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进口。
根据海关公告,即日起恢复部分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进口,福岛县、群马县、栃木县、茨城县、宫城县、新潟县、长野县、埼玉县、东京都、千叶县等10个都县除外。日本水产品进口申报时,应提交日本官方出具的卫生证书、放射性物质检测合格证明和产区证明。海关对日本输华水产品实施严格监管,一旦发现不符合中国相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或日方未能有效履行官方监管责任,将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切实保护中国民众的健康安全。
此前的2023年8月24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无视国际社会的广泛抵制和国内外的强烈反对,启动了核污染水的排海计划。8月24日当日,为全面防范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对食品安全造成的放射性污染风险,保护中国消费者健康,确保进口食品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有关规定,以及世界贸易组织《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有关规定,海关总署决定自2023年8月24日(含)起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
据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数据,2023年,中国自日本进口水海产品及制品3.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9.2%,占自日农产品进口总额25%。其中,贝类及制品1.8亿美元,同比下降47.8%,鱼类及制品1.2亿美元,同比下降25.9%。中国禁止日本海产品进口后,大幅扩大了对其他国家水产品的进口。根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数字经济实验室发布的《中国水产品贸易月度监测报告》,2023年,从进口数量看,中国前三大水产品贸易进口国分别为俄罗斯、厄瓜多尔和印度尼西亚,同比增速分别为36.1%、22.3%、3.5%。秘鲁成为中国快速增长的水产品进口来源地,2023年,中国自秘鲁进口水产品数量增长137.4%。
另一方面,水产品对中国出口下降后,日本着力开拓其他市场,美国成为日本水产品出口的主要国家。央视新闻报道,今年2月4日,日本农林水产省表示,2024年日本农林水产品和食品的出口额为1.5073万亿日元,比前一年增长3.7%,连续12年创下新高。其中,出口最多的对象国是美国,为2429亿日元,20年来首次位居第一。2024年,日本农林水产品和食品出口额首次超过1.5万亿日元,日本政府设定2025年目标为2万亿日元。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也是中国农产品重要的出口市场。2023年,中国水产品前三大出口贸易国家为日本、美国和韩国。2023年,中国出口至日本的水产品产量为49.9万吨,占总出口量的13.5%;出口额则达到了33.25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16.7%。中国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的2023年,山东对日出口农产品金额同比下降5.1%,辽宁和浙江两省同比分别下降9.2%、8.4%,福建、广东、江苏、河北四省出口额亦出现了同比下降。
2024年9月,中日两国达成共识,决定在中国参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监测并共同进行安全检查等前提下,分阶段恢复日本水产品进口。此后,两国政府持续就相关安全保障的技术细节展开协商。今年5月30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介绍,今年以来,在持续开展对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国际监测、中方独立取样检测结果没有异常的基础上,中方同日方就日本水产品安全问题进行了接触商谈。5月28日,中国海关总署应约在北京同日方就日本水产品安全问题进行新一轮技术交流,取得实质性进展。日方承诺采取可信、可视措施,保障日本水产品的质量安全,确保满足中方监管要求和食品安全标准。而5月30日,日本官方宣布,围绕中方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的问题,两国已在技术层面达成一致。此外,日本媒体报道透露,为了满足中国对安全性的要求,日本将对水产品加工设施等进行事前登记,并为出口品项附上有关铯-137等特定放射性物质的检测证明。
今年6月27日,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官网发布答记者问,回复介绍,中国多家专业研究机构分别于2024年10月、2025年2月、2025年4月、2025年6月赴福岛第一核电站,四次参与国际原子能机构框架下对福岛核污染水排海的国际监测,独立采集了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口附近海域海水和海洋生物等样本,并对样本进行分析检测。截止到目前,样本中氚、锶-90、铯-134、铯-137等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未见异常。后续,中方相关检测数据将陆续提交国际原子能机构,由其统一汇总发布。近期,日方重申接受对排海的长期国际监测和中方独立取样监测,确认持续开展上述监测活动。中国将继续会同国际社会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等相关专业组织,敦促日方切实履行承诺,确保排海处于国际监督之下。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最新的公告,日本输华水产品企业应当符合中国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管理等相关规定。已暂停进口的水产品生产企业应当重新申请在华注册,获得注册之日起生产的水产品方可输华;对于食用水生动物,其养殖、包装企业也应当重新申请在华注册,完成注册登记之日起方可开展输华贸易。